階段性補強說明 階段性補強 私有建築物耐震階段性補強動畫 耐震階段性補強是過渡期的防災預防措施,是為了讓居民在實施都更拆除重建或完整補強前,需要漫長之等待時期內,能夠盡速提升建築物耐震能力,避免整合意見之等待期間內發生大地震。 換言之,在居民因意見尚未整合完全、搬遷安置及籌措經費問題而需長時間等待時,可優先進行階段性補強。 依照建築物的現況,耐震階段性補強設計有多種選擇。為鼓勵民眾進行耐震補強,內政部營建署特別訂定「建築物結構快篩及階段性補強經費補助執行作業要點」,將建築物耐震補強概分A、B兩種方案,並依據補強施作面積大小酌予補助。
階段性補強說明 階段性補強A方案 目標: 針對軟弱層施作耐震補強措施。 優點: 1. 利用底層的公共空間進行耐震補強,例如樓梯間、外牆、側邊柱等。降低住戶居住空間的影響。 2. 底層耐震補強的工期短,僅需2~3個月,施工期間仍可居住,減少搬遷安置問題。 3. 補強經費相對精省。